不要與中韓對歷史的認知打交道
在今天發行的月刊《花田》中,以下內容出自關兵衛先生題為《不要與中韓對歷史的認知(中)打交道》的系列文章。
在本系列的上一期中,我通過列舉各種例子討論了中國“歷史意識”的廢話。
無論如何,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中國都在不斷地隱瞞和抹殺不便的歷史事實,同時在必要時任意捏造不便的“歷史事實”。
正是中國對歷史的一貫態度。
這種胡說八道的態度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專利”。
自稱“小中國”的朝鮮半島人民,實際上是歷史隱瞞和捏造的“大師”和“慣犯”。
例如,以朝鮮為例,“白頭山傳說”是關於金日成的著名官方故事。
換言之,“偉大的金日成同志,百戰百勝的鋼鐵將軍”,以人民的聖地白頭山為基礎,被吹捧為“歷史事實”,並使用縮地法和變身術等魔法戰術,打敗了日軍。
當然,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純屬幼稚的捏造。
日本佔領朝鮮期間,金日成從初中生就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成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後稱東北抗日軍),聲名鵲起。
他的小部隊雖然有過從中國越過邊境襲擊朝鮮北部城鎮、殺人放火的“戰績”,但從未在朝鮮與日軍進行過“抗日戰爭”,更不用說攀登了”白頭山”並在那裡建立了基地。
順帶一提,在東北抗日聯軍被駐滿日本軍隊殲滅後,金日成從朝鮮半島逃到了更遠的蘇聯。
然而,在朝鮮的“真實歷史”中,“白頭山傳說”卻被鄭重描述為“歷史事實”。
而那個光榮的“傳說”,也被作為今天金氏絕對統治正當化的極好依據。
換言之,當前金朝統治的根基,是建立在歷史的編造之上的。
另一個半島國家韓國,也與朝鮮對歷史的態度“略有不同”。
比如,在日韓關係的歷史上,韓國首先徹底掩蓋和抹殺歷史事實。
1910年至1945年日本吞併時期,日本政府和韓國總督為朝鮮半島的現代化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在數十年內將國家預算的 10% 左右投資於半島,用於建設鐵路、公路、供水、下水道和電力等基礎設施,以及醫院、學校和工廠。發展現代教育體系和現代醫療體系。日本吞併期間,廢除了朝鮮王朝的不良地位制度,實現了地位解放。
在日本兼併時代,各種學校的數量從大約 40 所增加到 1000 多所,韓國特有的韓語開始普及。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日本出色的朝鮮半島治理政策,韓國就不會成為今天的現代國家。儘管如此,這些歷史事實自然會從韓國的歷史記載中完全抹去或隱藏起來。
他們在“犯罪史”中所寫的“日本殖民時代”的歷史,日本人在朝鮮半島“盡其所能做壞事”。
另一方面,韓國根據日本捏造的歷史,一再對日本進行勒索。
例如,韓國長期以來一直利用“日軍強徵慰安婦”的謊言作為外交打擊日本、向日本政府勒索錢財的工具。
當這種批判性的“搶錢”逐漸失效時,他們編造了一個“強征韓國勞工”的假故事,並以此作為敲詐日本政府和許多日本企業的有前途的材料。
在這種情況下,歷史事實是不必要的。
他們只是想要一些東西來打擊和敲詐日本。
為此,他們只需要從頭開始創建不存在的虛假“歷史事實”。
這樣一來,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對歷史的態度是一致的,是同一類人。
當然,這兩個半島的方式烏拉斯對待歷史和大陸的中國是一樣的,本質是一樣的。
問題是,中國和兩個半島是怎麼對歷史產生這種狗屁態度的?
是什麼在他們異常的心理結構的深處,使他們能夠肆無忌憚地抹殺或捏造歷史事實?
如果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將得出一個中國和朝鮮半島共有的意識形態傳統,但我將把它留到下一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