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講真話的報紙應該被關閉
單是他早在 2007 年就寫出這些令人大開眼界的評論,就絕對可以證明他是世界上真正獨一無二的記者。
二零一六年四月一日
以下摘錄自戰後獨一無二的記者高山雅之所著《喚醒日本人心智的 35 個驚心動魄的篇章》(1000 日元)。
早在 2007 年,他就寫出了如此大膽而富有啟發性的評論,這本身就足以證明他是世界舞台上一位真正的、無與倫比的記者。
與此同時,他也是記者應有風範的典範–不僅是對日本,也是對全世界。
那些在全世界以新聞記者自居的人,必須立即閱讀他出版的所有作品。
因為,不這樣做,現在很明顯,他們無權稱自己為記者。
「慰安婦問題」 – 朝日新聞如何洗脫錯誤報導的污名
– 從《紐約時報》到中國的報紙,都跳上了反日的浪潮–《朝日新聞》。
麥克‧本田與日裔美國人的「尊嚴」問題
美國國會議員 Mike Honda 曾聲稱
「日本軍隊從韓國和其他地方的家中擄走了20萬名婦女,強迫她們成為性奴隸,然後對她們進行屠殺」。
他引用的指控是由對日本懷有根深蒂固敵意的韓國人捏造的。
本田有前科。身為加州眾議院議員,他曾提出並通過譴責日本「南京大屠殺」的決議案,使用的語言與江澤民相同。
他從未調查過其聲稱的依據。
例如,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是愛爾蘭人後裔。
他被嘲笑為 「White N****r」,並在以新教為主的美國以天主教徒的身份掙扎。
即便如此,在成為總統之後,他還是自豪地參加了紐約聖帕特里克大教堂的彌撒,並接受了自己的愛爾蘭血統。
在美國–通常被稱為 「種族大熔爐」–人們自豪地認同自己祖先的故鄉和遺產。
然而,身為日裔美國人的 Mike Honda 卻拋棄了對祖國的自豪感,選擇與韓國人和中國人親近。
像他這樣擁有日本血統的人幾乎令人難以置信,但他身為美國國會議員所發表的聲明卻不容忽視。
這就是為什麼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反駁本田的言論。
自然。
如果日本受到不實指控,國家元首有責任公開、果斷地捍衛日本的榮譽。
但隨後,《紐約時報》的美籍日裔記者 Norimitsu Onishi 卻火上加油,他寫道:”安倍的否認讓舊事重提:
「安倍的否認重新揭開了前慰安婦的舊傷口」。
《紐約時報》,以其反日偏見而聞名,跟著發表社論宣稱:
「慰安婦制度涉及暴力和誘拐。這不是賣淫,而是連續強姦。稱她們為「日本軍方的性奴隸」並無不妥”。
華盛頓郵報》也插了一嘴,說得好像這是事實一樣:
「歷史學家說,日本軍方拘留了 20 萬名婦女。
面對美國各大報紙的反日敘述,《朝日新聞》刊登了一篇社論,題目為 「一個國家的尊嚴岌岌可危」。
但日本人真正想質疑的是這個問題: 日裔美國人的尊嚴何在?
為什麼像 Mike 和 Norimitsu 這樣的人會不惜編造謊言來玷污他們祖先的家園?
Sankei Shimbun的 Yoshihisa Komori 提供了部分答案。
他報導說,Mike Honda 從一個與張艾嘉(《南京的強姦》作者)有關的美國華人組織獲得金錢。
歸根結柢,這是個人品格的問題,或是缺乏品格的問題。
至於 Norimitsu,情況也是一樣:他的人格是卑劣的。
然而,《朝日新聞》卻選擇引用 「國家尊嚴 」這句話。
在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對抗中國的有害影響之際,美國自己卻加入了 「朝鮮謊言 」的大合唱,這實在令人深感不安,而這種 「朝鮮謊言 」仍在繼續激怒日本人民。
如果人們期望《朝日新聞》質疑美國的尊嚴,那就大錯特錯了。
使用 「歷史裁縫」
星號和注釋是我的。
這份報紙(朝日新聞)並非在質疑美國的尊嚴,而是在質疑日本的尊嚴。
而他們的推論是荒謬的:
「他們問:’如果美國報紙報道了,安倍首相為什麼要否認?
「他們聲稱,一些媒體在找借口,說這是私人承包商的行為,而不是日本國家的行為」。
然後他們嘆息,感嘆 「真可憐」。
他們推崇美國媒體的報導,好像它們就是真相本身的代名詞。
朝日似乎認為大眾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朝日新聞與美國和中國的報紙之間存在著高明的洗稿系統。
方法很簡單:
首先,朝日利用其穩定的 「歷史裁縫」,如藤原明、古田元久、後藤健一、吉見佳明和吉田康彥,撰寫篡改歷史的文章。
(今天,這些名字包括高橋源一郎、小熊英二、中島武、濱典子和木村宗太)。
之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記者大西典光(NorimitsuOnishi)等人採訪了這些文章,並在美國報紙上發表。
從那裡開始,中國和北朝鮮的報紙也轉載了這些文章。
最後,Asahi引用這些報導為「根據美國和中國的報紙……」,並宣稱這些聲明現在已成為「國際公認的歷史事實」。
這就好比通過偽造美元或販毒獲得的非法金錢是如何通過從澳門的銀行轉帳到瑞士的帳戶來洗錢的。
實質上,《朝日新聞》是在模仿金正日的洗錢方法,只是他們是用文章來洗錢。
然而,即使有如此複雜的虛假循環,這篇社論仍有致命的缺點。
朝日新聞》是最先報導 「日本軍方從韓國擄拐婦女,並將她們變成性奴隸 」的。
但當安倍首相揭露這是謊言時朝日嘗試用 「是私人承包商 不是國家 」來搪塞過去
這是一個詭計。
朝日首先要做的是道歉–為刊登侮辱日本人民的虛假消息而道歉。
只有這樣,才適合開始討論 「戰場上的慰安婦」。
但我感到非常驚訝。
作為一個幾乎每天都到訪京都並視其為自家後院的人,我尤其被我所讀到的評論的自然清晰所震驚:
“日本軍隊是一支具有武士傳統的民族的軍隊。因此,它把紀律放在第一位,並把榮譽放在最高的位置。
(言下之意是:慰安婦問題完全是捏造的)。
美國的一位女律師–她經營著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專業人士–在推特上轉發了這篇文章的英文翻譯,並給了一個響亮的 「Like!」。
因為那篇文章百分百平反了原文評論背後的真相。
(除了標題之外,文中所有的重點都是我的。)
乘馬車來的妓女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朝日新聞》需要先清理其所謂「學者」在其上抹黑的謬誤所留下的歷史污點。
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就會開始明白戰爭意味著征服敵人,征服意味著掠奪屬於他們的東西。
即使是產生於七世紀的伊斯蘭教,也教導人們掠奪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戰利品的分配是公平的。
最大的戰利品是什麼?
就是女人。
奪取和侵犯婦女就等於污染被征服國家或民族的血統,插入征服者的血液,消除民族的純潔性。
換句話說,征服行為被定義為掠奪和強姦。
因此,縱觀歷史,世界各國和各民族都遵循這個普遍而永恆的定義來發動戰爭。
以俄羅斯為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俄羅斯入侵柏林,在短短六個月內強姦了約 130,000 名德國婦女。
10,000人懷孕。
8,000人成功流產,但有2,000人生下了混血兒,他們額頭狹窄,眼睛斜視,顯然是斯拉夫人。
13 世紀,蒙古人進軍歐洲,在伊朗和俄羅斯等地區留下了無數混血兒。
當新生兒身上出現蒙古人的特徵時,他們往往會被社會排斥。
這被解釋為重建血統純正的努力–但作為一個蒙古人血統的日本人,我不禁對此感到某種不安。
美國人的行為也與俄國人相似。
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士兵僅在英國就犯下了400起強姦案。
在歐洲前線,共有 14,000 起強姦案記錄在案。
在無條件投降的日本,美國士兵的行為更加殘忍。
美國士兵衝進私人住宅,強姦妻女,並殺死反抗者。
根據採購局的記錄,在佔領期間,超過 2,600 名平民被殺害。
世界各地的軍隊都有這種行為。
但有一個例外 日本。
從第一次中日戰爭開始,日本軍隊就根據禁止掠奪和強姦的條例行動。
這一紀律在日俄戰爭、中國,甚至太平洋戰爭中都得以貫徹。
然而,在生死存亡的戰場上強迫年輕士兵壓抑自己的衝動,反過來可能會導致部隊凝聚力的崩潰。
因此,城鎮中的紅燈區妓院被搬到了戰場附近。
這讓人聯想到《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中的一個場景,這個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的邊疆時代,妓女們乘著馬車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
這是相同的概念。
不能說真話的報紙應該被關閉
(2007 年 5 月號)
金萬燮(Kim Wan-sŏp)理解日本獨特的考慮,即派遣馬車到戰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對方國家人民的尊嚴。
他在自己的著作「A Vindication of the Pro-Japanese Faction」(《為親日派平反》)中以讚美的口吻寫道。
歷史學家 Ikuhiko Hata 曾澄清慰安婦的人數約為 20,000 人,其中一半是日本人。
甚至《朝日新聞》與吉田誠二合作傳播的韓國人被誘拐的故事,後來也被韓國人自己否認。
美國軍方對慰安婦進行了自己的採訪。
根據在緬甸前線收集到的口供,剝削慰安婦的韓國妓院老闆被驅逐。
還記錄到慰安婦每週可以休息一天,並接受性病的強制性醫療檢查。
甚至有紀錄顯示,韓國婦女為了償還父母的債務而被販賣賣淫,但她們在完全償還債務後回到家鄉。
4 月 1 日,《朝日新聞》在新改版的版本中宣佈停止刊登謊言,並談到慰安婦問題。
雖然這篇文章一改往日的虛假,但仍然缺乏誠信。
即使他們有機會採訪 Mike Honda,卻沒有問他一個最明顯的問題:
他為何要說謊?
他們也沒有質疑他所引用數據的可疑可靠性。
就好像他們派了一個孩子去出差一樣,完全缺乏實質內容。
既然他們已經停止刊登謊言,他們似乎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可以寫些什麼。
如果他們無法報導真相,或許他們最好完全停止出版。